读吧无错小说 > 状元的锦鲤妻 > 第51章 鉴 定 金 银

第51章 鉴 定 金 银


萧九斤不太相信李宝儿的话,自言自语地说:"那是谁家的小缸呢?怎么会放在池塘里,忘了?还是另有隐情呢?"

  五叔萧成瑞家的清理工作就和萧谨言家是隔壁,也走过来看了看,没发现啥不正常的。还说小缸没人要时,他带回家用。"

  “好的,那中午请五叔带回家吧。"萧谨言爽快地说道。

  李宝儿心想,幸亏昨晚仗着胆子来看看,把宝贝运回家,要不今天也拿不回家了,这么多的人,不到一时三刻,全村都知道了,那还能让你安生?抢都抢翻了。"

  他们两个互相望了望,相视一笑,没有说任何话,继续赶紧赶忙地挖土,挑土。

  在家晚起床的萧谨腾和萧谨烨刚吃过早饭,就被他们的老娘安排去沟渠里拾柴火了。就连小狗眼镜都被萧谨烨带走了。

  独自在家的张玉花忙开了,她赶忙把堆在东南角的柴火移了位置,拿来铁锹,在柴火下面挖了个比小缸大好多,深好多的洞,把昨晚放在缸里的金银藏了起来,多余的泥土都被她运进蔬菜田里了。

  然后她又把柴火放到原来的位置,好像没动过一样。

  等中午回家吃饭时,李宝儿发现院子里有运土的痕迹,因为院子里有刚落地的新土,她看破没有说破,她知道婆婆张玉花又把金银藏好了。估计就是藏在柴火的下面。其他的地方一眼看到头,没有翻动的痕迹。

  一连几天,李宝儿都来帮萧谨言挖土,她俩配合的非常有默契的。有挑土的,有挖土的。有说有笑的,他们家的池塘清理工作很快就做完了。

  李宝儿看萧谨言这几天做工做的很好,估计他的腿也不碍事了。

  这边的清理工作刚刚完工,张玉花就迫不及待催他们俩去铜山镇了。

  完工后第二天,张玉花准备叫李宝儿和萧谨言上街去鉴定一下金元宝,银锭子是否是真的。

  李宝儿和萧谨言背着空篮子上街,可开心了,以前是去卖药草,赚银子的。而今天是去鉴定金银,换银子的,你说能不开心吗?

  他们来到了卖金银的店铺门前,只见中式仿古门头设计,有着高挑和气派的美感,门头细节装饰精致奢华,展示着传统技艺的精湛,极具观赏性。

  走进金店一看,只见店铺里珠光宝气,各式各样的金项链,金手镯,金戒指应有尽有。在房间的另一边摆满了各种银子的首饰挂件等。

  店员是两位年轻的小伙,见来了两个一大一小的男女,估计是来买啥定情信物的,就很热情的招呼他们。

  "小哥和小妹妹想买啥呀?”

  "请问掌柜的在吗?"

  "于掌柜,有人找您。"

  于掌柜出来一看,是两个不认识的年轻的人。于是上前问道:"是你们找我吗?有什么事吗?"

  “想请您看一看金元宝,银锭子的成色的,"李宝儿说道。

  李宝儿刚说完,萧谨言就把银锭拿了出来,请于掌柜鉴定一下,是不是真的银子。

  只见老掌柜戴上眼镜,拿过来左看看,右瞧瞧的,用湿毛巾擦干净白银表面的污垢,观看其银色泽,色泽暗淡者为低成色银,萧谨言拿出的银锭,擦拭过色泽润白柔和,经过老掌柜的鉴定为高成色银子。

  一个银锭大约为50两,银子鉴定好了,萧谨言又拿出一个金元宝请老掌柜鉴定一下它的含金量,是不是纯度高的。只见这个金元宝呈马鞍形,两端圆弧,中间束腰。

  老掌柜用力咬了一口,试一下软硬,金子的质地较软。老掌柜只咬了一口,就判定是真的金子,含金量很足。

  李宝儿说:"这个金元宝可以兑多少银子?"

  老掌柜称了一下金元宝的重量也是五十两,说道:"它可以兑换五百两的银子。”听到可以兑换这么多,他们感到很是开心。

  李宝儿说:"把银锭换成碎银就可以了。金元宝是祖上留下来的,暂时不换.”

  他们在这个金店里买了两个金花生,共付了三十两银子,并请师傅刻上,宁静,致远。用红线穿好,包在汗巾里,藏在萧谨言怀中。等李月娥满月时,作为礼物送给两个小孩子。

  萧谨言把金元宝藏好,剩下的银子给了李宝儿一些,其余的都被他收好,藏在怀里。

  然后他们去了卖丝绸绣品的店铺,买了一些丝绸和彩线。因为家里的这些东西已经用完了。

  买过这些东西,正好路过一个卖碗等器皿的店铺,李宝儿把这里的单价都打听了一遍。

  萧谨言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啥药,当时也没有问,就在旁边看着。

  买完要买的东西后,他们来到了镇上最大的书店。

  只见街道两旁多为两层阁楼式建筑,青砖白瓦。小瓦盖顶,飞檐桃角,波顶花脊,古朴典雅。

  书店前的楹联也独具特色,"放眼橱窗尽是文房四宝,俱怀风雅广交学海众儒。”

  街上的老树不太起眼,光秃秃的,长得东倒西歪的。

  有的店门前挂着鸟笼,有的摆着棋摊,下棋,打牌的多是店主,他们有的坐在马扎上,有的半躺在竹椅上,看见顾客也不打招呼,只是抬头朝你笑笑,然后便继续跳马飞象。

  店伙计一看来了生意,立刻眉开眼笑的:“小姑娘,想要买什么书?"

  ”不是我要买,是我相公要买。"

  伙计立即掉头转向萧谨言:"这位小哥想买啥书啊?"

  “不急,我先看看再说。"

  萧谨言看了好久,才买了两本书,是《大学》和《中庸》,李宝儿选择了一些练字的纸。给家里的弟弟们买了些刚学字的绘本。共花了一两银子的一半。

  走在回家的路上,萧谨言问李宝儿,"为啥金元宝不兑成银子呢?"

  李宝儿说:"一下子兑那么多的银子干什么,何况暂时也用不到。"

  “你去打听碗碟的价格干什么呢?”

  "我想等家里不忙的时候,我们搬上街,你去读书,我想做点美食,挣点小钱,最主要的是让刘老先生吃上瘾,然后收我为徒。你们都去读书,我去学医,大家一起进步。"


  (https://www.read81.com/chapter/3355/3355731/11111110.html)


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:www.read81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read81.com